在我國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發展前景
生物質顆粒燃料發展概況
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發展起源于1970年代美國能源短缺時期。當時的原材料主要來自家具、造紙等工廠的木材廢料,產生的能源用于替代電力和燃料。燃料、化石燃料等。這一時期發生的石油危機也促使丹麥開始研究基于粒子的發電技術。自1988年世界座秸稈生物燃燒發電廠誕生以來,丹麥已有130座秸稈發電廠,秸稈發電等可能源占全國能源消耗的24%以上。
目前在美國,15% 的谷類作物用于生產非柴油運輸燃料,乙醇產量增長更快。美國能源部制定了到2010年建設以農作物為原料的大型生物煉油廠的發展計劃。預計到2030年,生物質能源預計將占美國發電量的5%,交通運輸的20%燃料和化學品。產量的 25%,相當于現有石油消耗量的 30%。世界宣明會預測,在采用新技術后,生物質燃料有望在未來 25 年內占美國交通燃料的 37%。
為了節約天然氣和石油,減少CO2和SO2的排放,美國大力提倡使用生物質顆粒燃料并給予適當補貼,部分發電和供熱燃料已被生物質顆粒燃料替代。此外,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上漲也極大地促進了生物質顆粒的發展。 2005年,美國林地提供了368億噸生物質顆粒用于能源生產,不包括目前無法進入的林區和環境敏感地區的林地。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利用約占美國能源需求的 10%。